「那是,三公子的名头,上海滩谁没听说过。」褚韶华眉眼带俏,快人快语。
闻知秋端着杯香槟过来,递给褚韶华,褚韶华慢呷一口,轻轻挽住闻知秋的手臂,听闻知秋与诸人寒暄。难得闻知秋与每个人都打过招呼,还把褚韶华「闻知秋女朋友」的身份介绍了个清楚。褚韶华就在闻知秋身边含笑听着闻知秋说话,一时,闻知秋又带褚韶华去认识了些别的朋友。
褚韶华见到一位极为俊美的男士,悄悄同闻知秋道,「那位元先生你认识吗?」
「认识,汪先生。」
「哪位汪先生?」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先生。」
褚韶华大为赞叹,「诗写的痛快,人竟是这般的天人之姿。你为我引荐一二。」瞥眼见闻知秋脸已是醋了半截,褚韶华胳膊轻轻撞他一下,「那我毛遂自荐了!」
闻知秋望着汪先生那边儿片刻,忽地一笑,悄与褚韶华道,「看到汪先生身边那位太太没?那是汪太太,惯爱吃醋的,你可别太热情,让汪太太不悦。」
「看你们倒像一家子醋坛。」俩人小声打趣,闻知秋带褚韶华过去打招呼。
那位汪先生远望已是如月皎皎,近看更是令人目眩神迷,光彩照人,绝非凡品。褚韶华笑,「早就听闻过汪先生的诗,我都说近代诗中,最痛快的除了谭壮飞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就是汪先生的『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了。」
然后,褚韶华又极为诚恳的对貌不惊人的汪太太道,「英雄人物背后,想可知嫂子担过的心,受过的苦,我敬佩先生的豪情壮志,更敬佩嫂子的无私付出。」
汪氏夫妇并非宴会中的热门人物,过来攀谈也并不多,闻知秋是市府要员,汪太太虽面貌寻常,却是极擅言谈交际,短短数言便令人心生好感,一看便知是极聪明人物。四人相谈甚欢,只是闻知秋未多聊,有别的朋友过来,又带褚韶华过去寒暄了。
教育司秦秘书并不是重要人物,褚韶华猜闻知秋是不想与汪氏夫妇多谈,只是看闻知秋一眼,暂未多言。秦秘书与褚韶华以往便见过,算半个相识,秦秘书和沈经理在一处,见到两人过来便低声打趣,「就等着吃你们的喜酒了。」
闻知秋笑,「我也盼着哪。」
「我和闻先生还年轻,不急着结婚。」褚韶华笑。
「韶华你年轻是真的,我可是不年轻了。」闻知秋一幅很急着结婚的模样,逗的秦沈二人直笑。秦秘书与闻知秋素有交情,闻言也道,「我族中一位堂兄,和知秋一样的年纪,去年长子成亲,今年就做爷爷了。」
褚韶华直笑,「那以后不能叫闻先生了,得叫老闻。」
听到「老闻」两字,闻知秋就是唇角一抽,连声求饶,「还是叫闻先生吧。」
以往秦秘书听说闻知秋追求褚韶华十分来劲,直如老房子着火一般,秦秘书还觉着,褚小姐算不得十分美丽,如今宴会一见,简直惊为天人。心说,看来人家褚小姐以前是没认真收拾过啊。他老友这么心急火燎的想结婚,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闻知秋从未觉着自己如此受欢迎过,许多半熟不熟的人都会过来打声招呼,当然,有些人的重点就在於,「这位小姐是?」
哪怕在此衣香丽影的酒会上,褚韶华的美貌都是令人瞩目的存在。再加上褚韶华长袖善舞,闻知秋都觉有褚韶华在身边更容易展开交际。褚韶华也见识到了江南家族联姻之盛,像闻知秋这样少时家族略有败落的家庭出身,因其家族庞大,在苏州繁衍数代,在酒会上,不少人就与闻知秋有着拐弯抹脚的亲戚关系。当然,近亲也不少,譬如这位许家的大少奶奶田氏。
田樱是随丈夫一起过来的,笑道,「听说姐夫带了女朋友来,是这位小姐么?」
闻知秋给褚韶华做介绍,褚韶华见田樱生的柳眉桃腮,颇是美貌,和气的面容下又有一种隐隐的精明,江南女子小巧玲珑的身量,伴在英俊干练的丈夫身边,称得上郎才女貌。闻知秋道,「韶华是我的再婚对象。」
「那更不是外人了。」田樱主动伸手与褚韶华相握,褚韶华一搭便离,礼貌的微微颌首,带着明显的疏离。
田樱脸上的笑意淡了些,「褚小姐不善言辞。」
褚韶华不作社交场的客气,直接道,「不是,我与田家素有不睦,见到您,不知该说什么好,不如不说。」
「我们田家向来以和为贵,想是误会吧。」
「那是田老爷在世时的家风了,现在的田家,令人敬谢不敏。」褚韶华将手臂自闻知秋的臂弯抽出来,轻轻的拍拍闻知秋的手,柔声道,「知秋,我看到褚总了,过去打个招呼,你们先聊。」
闻知秋眼睛中都似带着痴缠的柔软,「好,去吧。」
那什么,以后都要喊「知秋」,「老闻」什么的就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