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短短六个字,没有什么道理,听着就像胡诌。
正因如此,萧密确信旁人绝不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他甚至是亲眼见证了他的未婚妻如何编出这种话的
八年前,萧密还是风光无限的定远伯世子,行事向来肆意妄为。
还没到定亲的年纪,就成天嚷着要娶住在隔壁的户部尚书家的女儿亦泠。
父亲骂他不务正业,母亲说他小小年纪就沉迷女色,就是不肯上门去提亲。
他毫不在意,反正心底已经认定了那个人会是他的妻子。八字还没一撇呢,就私底下叫人家“未婚妻”,把小姑娘羞得面红耳赤。
后来仗着父亲在上京越来越风光,他做事也越发大胆。
有一回正逢初春,他悄悄翻进亦府后院,还顺手折下几支开得茂密的芍药,站在小姑娘的闺房窗下,喊着她的小名。
“宁宁”
“你、你怎么来了”
亦泠捂着嘴巴不敢大声说话,急着要把他赶出去。
他非但不走,还直接翻了进来,像回自己家一般,顺手把她花瓶里的腊梅枝拔了出来,换上了自己摘的芍药,“好看吗”
没等她回答,亦夫人的脚步声就在门外响起。
亦泠慌不择路,竟然把他推到了床榻边,让他躲到床底下去。
亦夫人进来后,果然没发现他的存在。
只是服侍亦泠的婢女知道屋子里还趴着一个男子,心里慌张,在给亦夫人倒茶的时候打翻了茶水。
亦夫人当即就要发作,亦泠立刻说“茶水翻,就平安,没关系的”
打翻一只茶杯不是什么大事,亦夫人只是见不得下人毛手毛脚的。
不过女儿都这么说了,她今日心情也好,便没有计较。
只是点着女儿的额头,说她诗词背不了几句,成天就记着这些不经之语。
没多久亦夫人便走了。
萧密从床底下钻出来,明知故问道“茶水翻,就平安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道理,你上哪儿学的”
亦泠瞪他一眼,说“你当然没有听说过,因为是我方才胡编的不然娘一定会狠狠责罚小楚的。”
萧密觉得自己未来的妻子真是善良又可爱,乐不可支的同时,还大剌剌地躺到了榻上。
亦泠拽不动他,在一旁干着急。
“你快出去若是被我阿娘看见就糟了”
“我看你阿娘巴不得我多来找你。”
“胡说什么若是传出去,我就没有名声了”
“岂不正好”萧密活像个无赖,“若是传了出去,我立刻叫我爹娘来提亲。”
在此之后,萧密从未在别人口中听见过那句“茶水翻,就平安。”
所以谢衡之的妻子为何会随口说出这句话
萧密屏住呼吸,闭眼细听着隔壁的
所有声音。
可是那两个女子并未再有什么可疑的动静,直到一个多时辰后,她们准备启程回府。
萧密睁开眼,无声无息地从窗户飞身而下。
亦泠和锦葵下楼时,正好遇上了从一楼上来的萧密。
正面相迎,锦葵看见他的半截面具和脖子上的疤痕,吓得浑身一凛。
亦泠自然也看见了。
不仅如此,她似乎还和那人有片刻的对视。
阴森森的眸子,比他脖子上的疤痕还吓人。
于是亦泠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
萧密回过头,只看见她匆匆离开的背影。
可方才那一瞬的对视,明明是一张完全陌生的脸,却让他感觉到了铺天盖地的熟悉。
坐上马车后,锦葵才小声在亦泠耳旁说道“夫人,刚刚那个人好可怕啊。”
说完还回头看,他的脸真吓人”
亦泠赶紧把她的脑袋掰了回来。
“你管人家呢别回头看了,人家长什么样关你什么事。”
话虽如此,亦泠想起那人的眼眸,还是觉得一阵胆寒。
直到回了谢府,看见熟悉的下人们相迎,那种感觉才消散。
撑伞走进林枫院的月洞门,一切还是老样子。
阴雨天的夜幕来得格外早,书房已经亮起了灯,刀雨也静静地守在外头。
走到檐下后,亦泠往书房看去。
一整天都在书房没出来吗
这时,锦葵一边收着伞,一边打量书房,和亦泠想到了一块儿去。
“大人这两日好奇怪。”她说,“明明休沐呢,也整天在书房里不露面。”
看了亦泠一眼,又压低声音嘀咕道“也不怎么跟夫人您说话。”
连锦葵都看出来的事情,亦泠又怎会没有感觉。
她这些日子也觉得怪不习惯的。
但她明白,这不就是她自己要求的“回到以前”吗
所以她只是还没适应而已。
于是亦泠收回目光,一边往寝居里踏去,一边说“我巴不得他别来烦我呢。”
话音刚落,一抬头,就迎面看见了从寝居里走出来的人。
亦泠“”
谢衡之垂着眼,目光落到了她脸上。
显然是听见了她和锦葵的对话。
但他似乎没有什么反应,连眼神都如常般平静。